
香港文匯報訊 政府致力改善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設計和設施,以提升市民出行體驗,正是政府地區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環。馬鞍山市中心公共交通總站早前加設冷氣候車室,並將巴士停車灣改成鋸齒式,減少乘客橫過行車道;而第二期改善工程料2026年完成。運輸署指,全港18區每區會揀選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作為提升工程的試點,加強其燈光照明、改善通風系統、翻新牆身等。當中荃灣灣景花園巴士總站的通風系統更換工程已於今年首季完成。

馬鞍山市中心公共交通總站多項改善工程,包括設置有空調設備的候車室去年便完成,第一季已開放讓乘客在舒適環境中候車。內裡不不但設有座椅,更有飲品自動販賣機及手機充電設施等,同時,設有巴士實時到站時間顯示屏及乘客資訊顯示板。

市民對設置候車室反應面面。乘客蘇先生早前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時表示:「候車時較舒服,沒那麼悶熱。」另一名乘客劉女士也說:「候車室讓我累的時候可稍作休息,特別是對我們這些長者來說,真的很重要。」
馬鞍山市中心公共交通總站布局也進行了「大變身」,將停車灣的傳統並排式設計,改建成鋸齒式,善用空間之餘,更可分隔人車,減少乘客橫過行車道,才能前往不同路線車站候車的情況。
另外,總站內的巴士車長休息設施也獲升級,加建的站長室設有冷氣和洗手間。

運輸署首席運輸主任嚴啟龍透露,馬鞍山市中心公共交通總站正進行第二期改善工程,包括加建額外兩個巴士乘客候車室,同樣配備冷氣、座椅等,總站內的士站也會進行翻新,整項工程料2026年完成。
